关于中国武术之管见(下)
文/ 马世琦
(接上期)
先知刚与柔,再明松和紧
刚不是僵,柔不是软。有些人练功时咬牙瞪眼,手掌极力上挑,食指极力挺直,小臂肌肉条条绷紧,向前推出时竭力颤抖,口中嘿哈有声,样子很可怕,以为这才是刚。其实只能称之为僵,肌肉紧绷,气则不通,久而久之,必生痛疼之感。真正的刚是力由足起,气由脊发,以气催力,才能发出刚劲。如果自身竭力绷紧肌肉,气不通则力不能发,力憋在自己身上,不但技击毫无作用,而且伤身害命,正如老子说:“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,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,故柔弱者生之徒,坚强者死之徒。”太极者阳刚阴柔,是一个动态平衡,孤立求刚则为僵,因此必须刚柔相济,练拳化劲时阴阳消长,全由体察对方力的大小方向而变化,这时不靠大脑反应,舍知觉而用神明,知觉是反应,反应快的仍需一定时间,而神明则无反应时间,只有这样才能以四两拨千斤,身虽疾而心自暇。
柔为阴,柔非软,柔似水,软则如棉,万不可把软当做柔,柔非全然无力,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,如果在水里想快跑,越用力跑速度越慢,而且极为费力。用手拨水,动作慢而很省力。从高空落水,如果不掌握入水技巧,必被摔死,因此似水才是真柔。前面讲刚柔相济,也就是说孤阴不生,孤刚不长,阴阳不相离,方能合太极。如何理解刚柔不相离?如老子所言:“是以兵强则不胜,木强则共,强大处下,柔弱处上。”什么是木强则共?树木生长至壮大时,刚柔共存,强大者为根为干,柔弱者为枝,虽有狂风暴雨,枝条随风飘摆而不折,树干坚固而不断,树根深固而不拔,这些都是通过功法正确而能获得,因此理解松紧是关键,松不能软不能懈,紧不能僵不能死,因此上松下紧,肩松背紧,前松后紧,才能刚柔相济。例如站功八法即是逐级提高的功法,如能长期锻炼,则可内壮外强,许多疑难杂症也可不药而愈。动功八法是调合桩功的练习方法,练习时两手如拨水,这里指意如拨水要有水漂之意,要慢要柔,肩、胯要松活,腰为主宰,气要开合升降,动时气沉丹田,以气带身动,这是内力的应用,因此不会疲劳,久练可以心情愉悦,心平气和,有利于健康。
“真柔似水”实在不是我们的发明,古圣先贤早就告诉过我们,例如孙子兵法说:“流水之疾,以至于漂石者,势也,苍鹰之毁折者,节也,故善践者,其势险,其节短,势如旷弩,节如发机。又兵形似水,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,又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,势也。”老子说:“天下之柔弱莫过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其无以代之,故柔能胜刚,弱胜强,天下莫不知,莫能为。”之所以莫能为者,是不知道如何练至真柔。又:“水,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”又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。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”我们练功时怎样才能似水之几于道,千万不要自身较劲,正如你力能拔山,决不可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。
男人年过四十,女人年过三十五,这是生命由强盛而转衰微的起点,从气血到体能都在由强转弱,此时不注重养生,恐怕会有后患,但也有天生健康长寿者,毕竟是少数,为了健康应每天坚持锻炼。任何一种运动形式也不可能适应所有的人,国家开展的竞技体育只能由青少年运动员参与。大多数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,我认为中国内家功法除了儿童外,人人均可练习。许多人认为“童子功”最厉害,成年后练不了。其实“童子功”是很容易练的腰腿功,因年龄小,压腿踢腿时韧带柔软,极为容易。如坚持不辍,到老年时仍能劈腿下叉。但内家功不然,十五六岁之前练习桩功非常困难,年龄越小,越难静下心来,因此成年人练习最适宜,不要以为年龄大就不能练了,只要培养兴趣,一口获益,就会坚持下来,这样才能终生获益。
下面再讲讲一些实用方法。
身动手不动,转胯不拧腰
看这个题目,必然令人不解,大家一定认为手不动而进行技击实战是不可能的,其实不然!如果用所谓的招式,手上动作必然不断变化,以求用“术”来战胜对手,这就是通常所说你用一个什么招,我还一个什么招,恐怕有些人是这样认为的。要说明“身动手不动”比较困难,只能举个例子,如推单手,凡是会推单手的人都是以肩为轴,搭上对方手腕,水平方向一圈一圈的画圈,动作象转石磨磨豆浆一样,同时腰也随之拧动,这样肩膀不久非常酸痛,先累的算输。形意拳讲“手不离中、肘不离肋”,所谓手不动,并不是真的不动,只不过是两手守中,上下小幅度的起钻落翻,肘始终与两肋同一平面上下移动,横向力是由小腹左右摆动所产生。此时,髋关节要松开,以小腹带动胯部转动,摆动曲线为向右向左循环往复。两腿则站立如三体式的步伐,如右脚在前,对方发力时,我右手向后,前臂直立,手指指向自身肩部,小腹向左转,前腿向后蹬劲,重心移向左腿,此时为开;对方的力引向我右臂外侧,使对方的力移出我中线,此时小腹立即向右转,后腿向前蹬劲,左肩向右胯合,右手向前推出,手掌推向对方正中,此时我的右手仍守住我自身的正中。这样永远不离自身的中,同时永远不离对方的中,如果像转磨一样水平画圆,只有瞬间路过自身和对手的中,偏离中线的力没有任何用处,因为推手本身是技击的基础,上述方法是单推手的简单介绍,仅凭文字难以讲清楚,力的变化复杂,不像套路动作那样容易掌握,虽然上述只是初级功夫,但掌握之后,就会发现所发的力不在两臂,而全由两腿。如能应用自如,可使数人排成一队,每人推到肩膀酸痛再排在后面,这样循环往复,你决不会劲力耗尽,这是经过多次试手证实的。因此可以说,用强人的肌肉相互对抗,只有年轻人在短时间内比试,体能差的先疲劳,最后不能再战,而上述方法不唯力弱者可以立于不败之地,老年人同样可以做到,这就是柔胜刚、弱胜强的道理。至于“转胯不拧腰”,内家拳都讲腰为主宰,主宰者必须刚坚镇静,乱拧乱弓则力散,如果靠脊柱每节的微小活动量来找圆,来拧转,不受伤害就奇怪了。髋关节必须松活灵动,由丹田气左右横向摆动而使胯转,则是力由足起的配合动作。因此由转动传到两手,手看似直线运动,实际是由旋转和滚动的合成力,这种力难以化解。我认为练功决不应以损害健康为代价,中老年人体能衰退,不可以从事剧烈运动,养生健身才是根本。
听学生讲某某人在网上抒发感慨,说自己花费巨资寻找高人,几年下来,什么功夫也没得到,正如“楚人不识凤,重金求山鸡”,如能求到既是名师又是明师,则可能成就,求到只是明师不是名师也可以练成真功夫。我的建议是法从自身求,多看看《道德经》、《参同契》、 《悟真篇》,这些古圣先贤早就教给后人怎样养生、怎样练功了。

先学做人,再求真功
这句话听起来很愚腐,与现代思想格格不入,但你求的是传统文化,如果为了演戏挣大钱,只要拼命练套路就可以了。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先学一些长拳套路和基本功,文先生反复强调“练武必须修德,有德者必有得”,直到物品16岁时才让我学站三体势.当时我见过文先生的许多师兄弟,我对他们都很敬畏,同时也获益匪浅。修德先学能舍、不争,老子说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,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”不争,易懂难行,贪念难舍,对身外之物极力贪求,不惟父母之恩,不存师友之义,这种心态,练习桩功必然不能心静,烦燥不安,难以坚持,如果能做到敬天敬地,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兄友弟恭,夫妇和顺,存仁义,有诚信,这样先会做人,自然合于道,我们不仅能舍身外之物,自身固有的东西也应舍,包括偏见、错误认识都要舍,在技击实战中,如不能舍,必是以力相争,如你仅有百斤力,全力拉我,我随之跟进,不但不对抗,反而顺你力的方向再加很少的力,取胜易如反掌,如你推我,我仍退让,能做到舍己以从人,才是功夫。
对抗就是争,是以力求胜。我们反复讲水,也是象水一样不争,例如,你用力推水,水顺你力的方向而进,你的手背后面,水随之而进,决无一点空隙,如果你能练得似水之柔,则可调动全身的力聚于一处,发力整,速度快,你的力就像海浪一样,不可抗拒,正如“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。”势不可挡,这里讲“舍力”是舍拙力,内力是由舍拙力而不求自得,做人如能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,求道不止,锲而不舍,总有一天会开悟。
诚能悟道,中国传统文化就能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,不要只把几千年前的便盆尿壶视为珍宝,其实无形的文化遗产也是无价之珍。“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”。难得之货是有形之物,故可盗;无形之物则不可盗。
我国称为中华,一个“中”字恰合于道,因此我们的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,儒家尚“中庸”, 道家讲“守中”,佛家倡“中道”,经云:“容容虚空,适得其中,中表相应,自然严整。” 练内家功法,一定要守中,调形时百会与会阴一线贯穿,与地垂直,做到“守中”、 “放松”、“虚空”,只有能舍才能做到,才是真正的身心享受,方可健康长寿,健康长寿非身外之物,然而要获得也不容易,须修到无我,这要下多年功夫。
老子说:“天长地久,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;外其身而身存。非以其无私邪?故能成其私。”人能后其身即是舍“我”,即是不争。荀子说“积德积善是成就一生的根本”。
我国有许多名师,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,有些人师颇有创造性,由五行拳之五行演绎出劈拳属金,金克木,崩拳属木,木克土……如此对练,如循环之无端,不可穷也。其实五行拳只不过是手脚齐到,以气帅形的训练方法,如以五行练法为实用方法,实在太困难了,曾见一位“大师”在电视上讲解十二形用法,讲蛇形时以右手挑对手右腋下,对手应声飞起,我自愧不如。我少年时听师父、师伯论拳,讲到“千斤不压梢”,“千斤”不是指千斤力,是钓鱼钩下面的铅坠名千斤。如我们把臂伸直,不要说用手挑飞一个成人,就连婴儿也挑不飞,所幸“大师”的徒弟会飞。我见过一个外国人,学日本功夫,学韩国功夫,学“先天”八卦,再学“后天”八卦,八卦掌只有三盘功,而这个外国学生学四盘,完全下蹲,艰难地一圈一圈的转,转到最后,两膝都要做手术,十分可怜。我这样议论肯定是口德有失,必遭众人唾骂,但我非常同情那些刻苦求学的年轻人,我亲眼见到过练八卦掌、练形意拳的患严重的椎间盘突出,希望求学者能够明白我上述的肤浅见解,也希望大师们爱惜求学者,以真功传授,因时间对有些人是金钱,对有些人则是生命,大师们能舍真功,对自身修为更为有益。莫误人自误!
说到最后,其实只有四个字——顺乎自然。
(全文完)

作者简介:马世琦,尚派形意拳传人,11岁师从北平国术馆副馆长许笑羽弟子文肇楠先生学习形意拳,21岁由文先生推荐至陈子江、王茂斋高徒关秉公先生处深造,学习尚派形意拳和吴式太极拳,并得韩来雨先生传授128式太极拳。马老师22岁开始教授形意拳至今,弟子遍及中外。


生煎馒头 该用户已被删除
发表于 2014-6-17 15:02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沙发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养正桩功网 ( 京ICP备14022526号-2 )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  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